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
1.家庭教育的目的——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和人是构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个基本方面,社会教化、个体内化和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是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社会教化一般是指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媒等社会化机构及其执行者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个人意识和内在素质的过程.**
2.家庭——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
未成年人通过家庭教育最早获得最基础的生活技能和知识,获得对社会的最初认识,通过家庭教育逐步懂得一些最基本的社会规范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基础,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
3.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8米德从文化传喻方式的角度研究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影响,提出了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概念.*
反向社会化,即指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的作用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原则、内容和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指导着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原则、任务、内容和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控制、促进着学前儿童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一)健康教育的任务与要求★★★★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把家庭体育放在第一位。在《教育漫画》一书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便指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
1.健康教育的任务
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卫生常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激发孩子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2.健康教育的要求
首先,应关注孩子饮食的安全。不要给孩子吃不洁食物或变质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其次,应注意孩子游玩的安全。
第三,应关注孩子大脑的安全。
第四,应关注孩子看电视的安全。
(二)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认知教育的任务
学前儿童家庭认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
2.认知教育的要求
首先,应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
其次,应发展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
第三,应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应发展孩子识字的能力。
(三)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品行教育的任务
学前儿童家庭品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塑造孩子文明的行为,陶冶孩子积极的情操,提高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2.品行教育的要求
首先,应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其次,应培养孩子的合群性。
最后,应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三)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品行教育的任务
学前儿童家庭品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塑造孩子文明的行为,陶冶孩子积极的情操,提高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2.品行教育的要求
首先,应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其次,应培养孩子的合群性。
最后,应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