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人)

900.00元

什么是课程选择?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

课程选择有哪些基本的取向?

1.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科的发展的时候,学科知识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2.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时候,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3.学习者的经验

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习者的需要的时候,学习者的经验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历史上凡倡导经验课程的课程理论流派大都把学习的经验置于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者重要地位。

什么是教学方法?

方法:是指向于特定目标、受特定的内容所制约的有结构的规则体系。

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典型的教学方法有:

提示型教学法

具有内在教育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它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局限性:

不利于人的操作能力的发展。

限制了人的发现探究能力的发展

会导致“注入主义”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

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局限:运用这种方法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洞察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的利用。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常把提示型教学方法与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自主型教学方法

优势:可以提高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

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适用范围:

提示型教学方法适合于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新知识、新信息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适合于"集体思维过程"的运用,合适与社会态度的养成

自主性教学方法适合于独立探究与发现,适合于自主性人格的发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