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杜威的学前教育理论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杜威,美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代表作:
《我的教育信条》
《学校与社会》
《儿童与课程》
《民主主义与教育》
《经验与教育》
二、论实用主义哲学
“经验主义的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即把整个客观世界融入于人的主观经验之汇中,也就是把客观自然变成为主观经验的东西。
基本思想:任何一个观念的最基本要义就是引起人的有效行动即“存在就是用”和“有用就是真理”。教育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可以看出“经验”是杜威教育哲学中最重要的词,也是他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二、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个体社会生活的进程并明确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J/选)
“教育即生活”: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是给儿童提供生活或生活的条件,教育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无目理论)
“教育即生长”:生活是生长,儿童的发展与成长是他本能生长的过程,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不是强迫儿童洗手外面的东西,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学校即社会”
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主张,强调学校应该成立为一个小型的社会或一个雏形的社会。
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思想也不是简单地把社会生活搬到学校中照样重现,而是强调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把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相互影响。让学校创造一种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净化和理想化,让儿童接触到更广阔、更美好、更平衡的环境。
四、论儿童中心主义
儿童的心理特征是一种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冲动、机会等先天生理机能。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这种本领的生长,再次基础上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观。
儿童潜藏着四种本领:
1.语言社交的本领
2.制作的本领
3.探究的本领
4.审美的本领
五、论:“做中学”
名 “做中学”:杜威反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儿童通过主动活动去体验一切和活动各种经验的过程,即把求知的过程和知识看成是一个东西,让儿童在主观与客观交互作用中获得经验。因此,杜威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做中学”的古城,这就是杜威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思维五步骤(教学五步):(J)
1.观察各方面情景设定疑难的情境;
2.确实疑难的所在,并从疑难中提出问题
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引起观察,心智活动,搜集事实材料;
4.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并进行推理;
5.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
六、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把学生学习阶段分成了时期,其中4-8岁为实验学校第一时期,看做是人生奠基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儿童来说是自我保护和生长过程的一部分,主要是开展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和自我活动。
具体内容是借鉴福禄培尔的游戏和作业,杜威把游戏看做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来看待。
七、评价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当时即后世都有多方面的影响。他对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所产生的弊端进行了严肃地批判,顺应时代需要提出教育教学都要以儿童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