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2-学前教育史

00402-学前教育史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人)

900.00元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一、维吉乌斯的《儿童教育论》

维吉乌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儿童教育论》论述了人道化和个性化的幼儿教育思想

*目的:把上层阶级的儿童培养成有才干、身材健壮而又品德高尚的新贵族和商人

*方法:维吉乌斯的学前教育思想重在通过对幼儿进行人道化、个性化的教育

1.维吉乌斯就胎教以及出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2.维吉乌斯主张,成人要以经常赞扬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的办法来教育儿童,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蔼。

3.维吉乌斯强调指出,父母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

4.维吉乌斯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

二、0.

(D.Erasmus,1469-1526),尼德兰哲学家,北欧著名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家。著有《幼儿教育论》、《愚人颂》、《基督教君主的教育》、《论童蒙的自由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善良”的人

*教育方法:职官教具、游戏、故事教学

*教学内容:

1.伊拉斯莫斯要求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注意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均衡发展。首先注意体育,但也要重视道德和知识的发展。

2.陈述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家长认识教育的社会性

(2)父母树立正确的养育观

(3)父母通过游戏和故事教幼儿的读写算

(4)教师教授儿童古典文学和《圣经》

(5)提出“性善论”

3.影响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的三要素:自然、训练、练习

(1)自然:即“部分先天接受教育的能力,部分是对美德的天生爱好”;

(2)训练:即“教育和指导的熟练应用”,三者中最主要的要数;

(3)练习:即“放手运用我们自己方面的能动性,亦即自然赋予的能动性,并借训练促进这种能动性”。

4.在教育方法上应灵活多样,并提出“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直观教具来改进教学。

三、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夸美纽斯的生平、主要教育活动与 著作

主要作品有《母育学校》(系统)、《大教学论》和《世界图解》

1.《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

  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包括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详细论述了在家庭中进行幼儿教育的各个问题。

2.《世界图解》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是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性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

3.《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被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巨著。在书中论述了诸如教育的母的、任务、作用教育的根本原理;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德育;体育及学制等教育学的基本内容。

(二)论儿童的本质

1.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是不能跟任何事物想比拟的宝物。

2.不论对于父母或对于国家来说,"儿童都是无价之宝"。

3.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生来是颗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保持有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等美德。

4.儿童又必然会长大成为未来的博学的学者,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儿童也就是国家的未来。

(三)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从批判中世纪经院注意教育处罚,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以此作为他的整个教育理论的一条指导性原则。

1.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或“法则”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

   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通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

2.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倾向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教育也要适应人的自然本性,自然倾向即人自身发展的“秩序”。

3.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评价:

     尽管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夸美纽斯还不理解作为人类社会现象有其特殊规律,也不可能全面揭示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

    但是,他提出的教育适应资源的原则与经验主义教育是针锋相对的,在当时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四)论学前教育

   《母育学校》:“一切都有赖于开端”(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细心地和正确地组织好儿童的早期教育,是防止幼儿沾染不良恶习和预防人类堕落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幼儿及早获得一些必要的粗浅知识,可以为他们入学以后的教育奠定成功的坚实基础

2.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1.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1)重视幼儿的体育

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

  • 妇女自怀孕之日起,就要关心自己,注重保持身心的健康,不要使胎儿受任何的损害。
  • 孕妇还要严格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惊慌、苦恼、着急、发愁等。
  • 要求孕妇保持平静而愉快的心情

进行适量的活动

(2)合理喂养是婴儿出生后的主要问题

母亲应自己给儿童哺乳

(3)婴儿断乳以后的饮食要富有营养,分量要适度,也不能吃喝太烫和口味辛辣的东西,不能随便。

(4)要求儿童自幼就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2.论学前儿童的德育和智育

   夸美纽斯在重视幼儿体育的同时,还强调法则幼儿智力的重要性,这是和他的“泛智”思想紧密练习着的。

  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智力教育是父母身上肩负的一种责任。

   关于幼儿初步智力教育的内容,夸美纽斯把它规定为三个方面:

*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初步概念;

*发展语言能力;

*训练手的初步技能。

   他要幼儿学习的知识这些学科中最普遍、最通俗、最初浅的内容而已。

  聪改良社会道德的要求出发,夸美纽斯十分重视从小就为孩子打下良好德行基础。为了使幼儿道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夸美纽斯坚决反对父母和成人溺爱放纵孩子,容忍他们在毫无纪律约束下为所欲为。

3.论学前儿童教育方法

(1)在初步智力教育上,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外部世界。

(2)认为游戏不仅有益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发展肢体活动能力和智力的灵敏性。

(3)在发展幼儿语言方面,夸美纽斯要求从一开始就应注意发音清楚,要教导并帮助幼儿清晰地读出字母、音节和词,而且一旦开始说话就要注意纠正模糊的喉音。

(4)夸美纽斯任务父母或成人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在幼儿教育中更显得重要。

4.论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专门探讨了有关幼儿入学及做好入学前准备工作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1)他认为,幼儿需要有比教师所能给与他的更多的关怀,所以最好留在“母育学校”里,在母亲庇护下,自然而然地,在不知不觉中和仿佛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

(2)但儿童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他的骨骼和头脑的发育日趋完成,对此,夸美纽斯主张6岁以后的儿童应该到学校中去继续学习已经开始的东西。因为到了这个事情,儿童已能容易地学完需要在家学会的东西,如果再不把儿童马上送到真正的学校中去,那么,无疑地他会习惯于无益的休闲,甚至会养成类似粗野的缺点,而这类缺点一经养成,以后是很难加以铲除的。

(3)夸美纽斯又指出,6岁入学也不是绝对的要求,从儿童各自能力法则的不同情况出发,入学时间推迟或提前半年到一年,也是允许的。他提出确定:

其一,幼儿是否已经了解应在母育学校知道的东西;

其二,儿童是否已具有注意力、思考力和一定的判断能力;

其三,儿童是否具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4)在幼儿入学以前,夸美纽斯要求父母必须认真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评价:

1.夸美纽斯在论述学前教育时,不仅广泛吸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学前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

2.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3.作为一位新旧交替时期的历史人物,夸美纽斯仍有其局限性。如他的教育思想(报考学前教育思想)仍受宗教观的束缚。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中世纪基于基督教的观点,形成了性恶论和预成论的儿童观。

1.认为儿童是有原罪的,因此对儿童采取了一种压制的方法。

2.儿童被认为是与大人无异的人群,没有认识到其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

3.中世纪学前教育的主要类型除了宗教教育之外,就是骑士教育为核心的世俗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基于人民注意观念的兴起,对儿童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1.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2.重视儿童,重视儿童个性。

3.利用宗教意外的新的内容和自然知识来教育儿童的情况日益普遍。

  这为学前教育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像夸美纽斯这样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泛智论,并根据遵循自然的原则,要求根据儿童的本性进行教育,为了儿童教育的普及和科学化奠定了历史基础。

 

 

 

 

[展开全文]
钟德成 · 2020-04-28 · 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