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2-学前教育史

00402-学前教育史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人)

900.00元

第八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第一节  神

第二节  人

第一节   中世纪学前教育

一、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

*公园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5-11世纪为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

*11-14世纪上半叶,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

*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期,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在世界历史上一般称为前两个时期为“中世纪”,意思是处于古典文化和文艺复兴之间,把最后一个时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一)性恶论

1.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地位独尊,并获得了教育的垄断权。

2.鼓吹由于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人人必须历经苦难生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才能净化灵魂。

3.实行禁欲,应当从幼年起就抑制儿童嬉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并采取严格严厉措施来制止这类表现。

4.在教会学校中,宗教居于所有学科之上,儿童从小就要百信、盲从圣书和教师的权威,不允许有任何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流露,以性恶论及禁砍主义作为依据,教会要求摧残肉体以使灵魂得救,所以教育中体罚盛行,且取消了体育。

(二)预成论

*按照预成论的观点,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在身体大小和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儿直被看成是个缩小了的成人。

*预成论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由于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在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都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二、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实施

(一)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的目的

  主要目的:使受教育者 虔信上帝、熟读《圣经》以求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

  这种教育从幼儿开始,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就从小把他们训练成为一个个笃信上帝、服从教会“圣童”,从而为培养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宗教信仰、行为、观念、意识、教会音乐

*方法:家庭熏陶、社会活动、欣赏音乐

(二)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

  基督教会对民众的思想欺骗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封建贵族对民众的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又成为基督教会的社会保障。

  西欧中世纪统治特征:实行等级森严的爵位制。

封建贵族的学前教育按等级划分为:

1.宫廷儿童早期教育

(1)性质: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参加早期学习的只是皇室中的子弟和极少数机要大臣的子弟。

(2)教育方法:问答法

2.骑士早期教育

  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学前时期,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的,父母即教师。教育的任务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展开全文]
钟德成 · 2020-04-25 · 2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