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第四节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一、前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群婚制
两类人群:
*一群是捕猎、攀摘果实的壮年男女
*另一群是看管小动物、收藏猎物和修建隐蔽场所的老人、儿童。
老人们则肩负有照顾和教养儿童的责任,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有关制造和实用工具的方法、生产劳动的技能、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行为规范等。
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婚姻制度:普那路亚的族外婚的多妻多夫制
一般男子外出捕猎为主,女子留守住地从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生产和照料儿童。
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
儿童教育则有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具体由大家庭中年妇女一起共同照管幼小男女儿童。
四、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这是远古社会时期最后社会时期,是一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
*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注重了对全体部落成员的军事体育训练和操练作战行为;学习武器使用;锻炼强健体魄。
远古社会时期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J)
1.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儿童是公有和公育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稳定一个家族的生存和繁衍
2.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形式和内容是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带有明显的原始性、简单性、家族性。
3.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的教师,老人和成年女性是当然的教育者,驻地、洞穴、家庭及其围场是自然的教育场所。
4.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远古时期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