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2-学前教育史

00402-学前教育史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人)

900.00元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实验与探索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教育战线思想活跃,革新勃发,学前教育亦然。学前教育亦然。学前教育改革试验,是从调查与反省当时学前教育弊端开始的。总括这些弊端主要有。

第一,对引进的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思考。

第二,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不适合中国国情

第三,幼稚园办成了“幼稚监狱”,不适合儿童身心健康。
 

一、北京香山慈幼院分级学前教育机构及师资培训的探索

1919年正式成立,熊希龄任校长

全院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校是银耳保教园和幼稚园

第二校是小学

第三校最初的中等教育,后来全校改为幼稚师范

第四校是为供小学手艺训练的各种小作坊和小农场

第五校是职工学校

哪些方面?

(一)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分级学前教育机构

最低一级是婴儿教保园,专门收从出生到四岁的儿童属托儿所性质。

高一级的是蒙养园(后称幼稚园),收五六岁的孩子。

(二)探索多种途径培养保教人员

1.婴儿教保园中的师资培训

教保园是收容四岁一下的学前儿童的教育机构,更重要的他还是训练保姆的场所。

训练方法:边干边学,边学边教

2.幼稚师范学校

  慈幼院设优质示范学校,专为训练培养幼稚园教师。1930年在香山慈幼院开办,称北平幼稚师范学校。

*北京香山慈幼院是北方影响最大的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二、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全面试验

1923年,陈鹤琴在家创办

1.办园宗旨:在于要试验中国化的幼稚教育,利用幼稚园辅助家庭,要根据儿童心理、教育原理和社会现状以试验所得最优良最经济之方法,供全款教育界参考。

2.幼稚园的实验活动包括课程实验、行习惯的培养、技能训练、幼稚生生活厉的安排。

(一)幼稚园课程试验

1.幼稚园课程的编制方法

2.科目的试验

(二)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三)技能训练

(四)幼稚生生活厉的安排

(五)幼稚园设备的研究与制作

1.幼稚园课程的编制方法

  1925年鼓楼幼稚园编制课程试验开始,总结出用“中心制”编制课程的办法

“中心制”似设计教学法,但又较设计教学法灵活范围也较宽,这种办法联系实际,利用某时期的节期,还可以利用社会性的事件。

2.科目的试验

  该园设置的课程有:谈话、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进点心、读法、数法。

终点试验科目:

(1)故事研究

(2)涂画研究

(3)读法研究

(4)数法研究

(二)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1.卫生习惯32项

2.做人的习惯之个人29项

3.做人的习惯之社会性32项

 培养的方法:有时搞全体训练,有时用个别知道。多用奖励,少用抑制。

(三)技能训练

包括生活的技能、游戏运动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

(四)幼稚生生活厉的安排

(五)幼稚园设备的研究与制作

三、乡村和工厂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探索

(一)创办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陶行知

(二)创办劳工幼儿团—陶行知

(三)大场农村托儿所—农民办

(四)北平平民幼稚园—张雪门

四、实验活动的核心

活动核心:探索一条中国化、科学化发展的学前教育之路。

1.如何建立有中国本土特点的正规的、标准的、高水准的幼儿教育机构;

2.怎样培养高素质的幼稚教育师资,使他们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节能,还要有研究探索的精神和献身工农大众的意愿和本领;

3.如何学习、吸取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为我所用。

 

 

 

 

 

 

[展开全文]
钟德成 · 2020-05-31 · 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