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前教育制度的严谨和实施
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1.发布教育改革令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一月九日成立教育部,蔡元培教育总长。发布了几个教育改革令。
2.颁布新的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民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是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教育方针。
.德道驾驭:是指资产阶级子源、平等、博爱的思想
.实利主义教育:实用脚趾的知识教育。
.军国民教育:体育
这个方针体现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精神,对学前教育的改进奠定了思想基础。
3.制定学制系统
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学习系统令)。不久,教育部又陆续颁布各种学校令,与这个学制略有出入后两者结合,澄“壬子葵丑制度”
(二)壬子葵丑学制与蒙养园制度的规定
壬子葵丑学制(1912-1913年),将学前教育机构店名为蒙养园。
蒙养园是学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不占学制年限,并未单独成为学制系统中的一级。它的建置是其他教育机构的附属部分,附属在小学和女子示范学校内。
蒙养园虽然没有摆脱附属的地位,但已不设于育婴堂、敬节堂内、而纳入到正在的教育机构之中。正是学前教育地位有所提高的标志。
辛亥革命后,蒙养园设在国民学校(即小学)内。
壬戌学制与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定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1.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
2.争取男女平等的教育权
3.学校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4.大学改制
5.推动“新学制”的颁布
(二)壬戌学制与幼稚园制度的确定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回忆。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按,这就是“新学制”,又成壬戌学制。
制定学制的七项标准:(J)
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2.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3.谋个性之发展
4.主义国民经济力
5.注意生活教育
6.使教育易于普及
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新学制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制”,提出要以儿童身心发展为依据,采取纵横活动注意,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顾及学生个性及智能等。
新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称“幼稚园”,在小学校下设幼稚园,就学前教育来讲,幼稚园教育在学制中确立,提高了幼稚教育的位置。
(一)三种幼稚园模式并存
.按举办者划分:公立、私立
.按办园模式:日本式、宗教式、普通式、
1.日本式幼稚园
日本式幼稚园兴时与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的两个学制(葵卯学制和壬子葵丑学制),主要借鉴于日本,也叫做小学式幼稚园。
.教育内容:游戏、谈话、手工、唱歌、识字、算术、涂画、排版、检查身体、习字、积木等。
.蒙养院和蒙养园教育的主要形式
2.宗教式幼稚园
.五四运动后,中国新教育逐步由仿日转向学欧美教会。
.学前教育由教会掌管,活动内容丰富
例如: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
3.普通式幼稚园
例如: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幼稚园、厦门集美幼稚园
.采用福禄培尔和蒙太熟了的教育方法
.每日教授幼儿分为四节:
1.谈话2.游戏3.手工4.音乐
.知识内容:音乐修身、社会生活、自然研究、工艺美术、体育卫生、国语文学、数量
(二)幼稚园发展概况
.民国初年:相当数量的提高
.民国时期:幼儿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取得与小学并立的地位,较大的发展。
五、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
(一)集美幼稚师范学校——1927年.陈嘉庚
1927年,陈嘉庚创办。学校分为预科和本科,各修业两年,有幼稚园3所,为师范生研究幼教场地,此外还有艺术专修生。
创建该校的原因:
1.完善集美学校
2.解决幼稚教育的缺乏
3.立足于中国,立足于闽南,研究中国的幼稚教育,尤其要研究闽南的幼稚教育。
(二)江西省立试验幼稚师范学校与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江西省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陈鹤琴
1.办校宗旨
.培养幼稚园的师资与造就幼稚教育人才
.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方面的研究、
.开展陈鹤琴创立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
2.课程内容:精神训练、基本训练、专业训练
3.教学方法: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4.基本目标: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三)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
这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专科学校。该校自始至终重视幼教学术研究,建有附属小学、幼儿园、将课堂教学、世纪工作。理论研究打成一片。